解决方案

solution

循环冷却水杀菌灭藻剂方案

作者:神泰环保 日期:2017-01-18

   一、 概述: 

  在敞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中,冷却水温度通常在20~42℃之间,这一温度范围特别有利于某些微生物的生长:冷却水在冷却塔内的喷淋曝气过程中溶入了大量的氧气,为好氧细菌生长提供必要条件:冷却塔正好暴露在阳光之下,藻类进行光合作用需要阳光,因此藻类惠大量繁殖。特别是每年的4~6月份入夏时节,因为温度快速升高,循环水系统运行浓缩倍数较高,水质自身净化能力降低,极有利于藻类微生物快速滋生、并容易成失控性大量繁殖。 
  藻类大量滋生繁殖,会带来一系列问题:(1)产生大量微生物黏泥,使水质浊度升高,在换热设备低流速区如封头、列管、填料等处积聚黏泥,造成堵塞、淤积等现象,影响换热器的传热效率和冷却设备的冷却效率。(2)菌藻微生物在自身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各种类型酸性物质,引起系统设备的酸性腐蚀。(3)微生物在黏泥在金属设备表面不均匀沉积,会因氧浓差形成电池效应,引起垢下腐蚀。(4)晾水塔壁及支柱及部分设备长满青苔,布满藻类黏泥,使循环水水质严重恶化。 
  二、处理措施: 
  在菌藻微生物快速滋生繁殖时,进行有效杀灭控制和干预,并改变它们的生存环境,是循环水系统进行杀菌灭藻处理的关键。 
  循环水系统的杀菌控制好是氧化性杀菌剂与非氧化性杀菌剂交替使用,防止微生物产生抗药性。氧化性杀菌剂用量低,杀菌快。非氧化性杀菌剂一般含表面活性剂,除具有杀菌作用,还可剥离在设备表面已形成的少量微生物黏泥。 
  佳的使用方法是,先加入氧化性杀菌剂,利用氧化性杀菌剂的快速强力杀菌性质对菌类进行杀灭。然后利用非氧化性杀菌剂的黏泥剥离性质使菌体黏泥脱落,以达到长期有效控制。循环水系统不宜采取小剂量频繁加入杀菌剂的方法进行微生物控制。只有大剂量一次性杀灭细菌,才能达到长期有效控制的目的。 
  本次杀菌我们首先采用氧化性杀菌剂——利用二氯异氰脲酸钠为主的强力快速杀菌性能,杀灭青苔菌藻和黏泥表面及浅层的活性生物,并利用药剂的残留性继续抑制菌藻类滋生复苏。然后再根据氧化性杀菌剂的杀菌情况补充投入非氧化性杀菌剂——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胺,将残留的菌藻黏泥继续杀灭剥离,并将杀菌剥离的产物尽快排出系统。以达到长期有效控制的目的。 
  三、加药量计算: 
  加药量Gs(kg)=(V×Cs)/1000 其中:Cs——杀菌剂加药量,kg; 
  V——系统保有水量,m³;Cs——加入药剂浓度,mg/L . 
  XXXX电厂系统正常保有水量为100000m³,当杀菌时可降至低安全水位约为80000m³ 
  1. 非氧化性杀菌剂加药量 
  本次所用非氧化性杀菌剂——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胺(1227)的投加量,应视氧化性杀菌剂杀菌效果后及现场黏泥残留量判断。如果非氧化性杀菌剂过量加入,不仅浪费药剂,而且因药剂泡沫太多影响系统运行和排污,更会诱发微生物的抗药性,使下一步杀菌灭藻更困难。 
  正常情况下非氧化性杀菌剂使用浓度:200~300mg/L(以系统储水量计)。预计投加量为800~900kg左右。 
  四、杀菌前工作准备: 
  1. 杀菌时间定X月X日开始。 
  2. X日夜班汽机加大循环水排污和换水,尽量降低循环水的浓缩倍数。将冷水塔水池液位降低至能维持系统安全运行的低水位(回水管露出水面约100mm,此时系统保有水量约6500m³),以充分保证杀菌剂的有效浓度和发挥作用。 
  3. 化学专业停止加入阻垢缓蚀剂,加大硫酸加入量,调节循环水pH值到5.5左右(有利于氧化性杀菌剂活性) 
  4. 降至低水位后关闭排污阀,停止排污。 5. 开启循环泵,以大流速保持系统循环量。 
  五、杀菌操作: 
  1. 根据冷却塔水位、循环水pH值情况,X日一次加入氧化性杀菌剂800kg,进行杀菌灭藻。并维持循环6~8小时左右(具体以现场观察菌藻杀死、变色脱落程度及水质浊度变化来决定)。 
  2. 如果池水中漂浮物太多,在氧化性杀菌剂作用基本完成后,应进行排污。并充分置换新水。 
  3. 在氧化性杀菌剂杀菌完成并进行排污换水后,视菌藻杀灭程度及黏泥残留情况决定投入非氧化性杀菌剂的加入量,进行杀菌剥离黏泥,剥离过程时间维持36~48小时左右,视水质浊度不再升高时,剥离结束。 
  4. 结束后,应立即进行大排大放。补水并加大排污量进行有效置换,使循环水杀菌剥离下的悬浮污物大部分排除后,至浊度≦15mg/L(或与补充水浊度相近),回复阻垢缓蚀剂加入,系统转入正常运行。 
  六、说明: 
  1. 杀菌期间禁止使用循环水洗手,更不准饮用。禁止使用循环水浇灌绿化苗木。 
  2. 在杀菌剥离过程中,加强分析监测,对系统的pH、浊度进行监控。观察各项指标变化,以判断杀菌效果和结束时间。 
  3. 为保证杀菌灭藻的效果,应尽快将杀死剥离下来的菌藻污物排出系统,同时对循环水系统进行大排大补置换操作。 
  七、 各专业分工与配合: 
  汽机专业 
  1. X月X日夜班,加大循环水排污,循环水的浓缩倍数降到2.5以下。在保证安全运行的前提下尽量降低冷却塔水位。根据运行经验,冷水塔水位低于回水管上表面100mm不会影响安全运行,此时系统保有水量约6500m³可以达到提高药物浓度的目的。在保持低水位运行时,由于非氧化性杀菌剂有可能产生较大量的泡沫影响对水位的观察,汽机专业要加强对水位的监视(特别是夜间),以避免假水位给安全运行带来威胁。 
  2. 汽机运行人员加强巡视,每小时巡视一次,值长、班长每班至少巡视两次。 
  3. 在杀菌过程停止排污,适量补水,冷却塔水位控制在低于回水管100mm左右。 
  4. 延长胶球系统投运时间,促进铜管内部清洗。 
  5. 在杀菌过程中(特别是初期)加强循环水泵入口滤网的检查,及时清理悬浮物,避免堵塞滤网。 
  6. 杀菌过程中加强冷却器运行参数的监视,如给水泵液力耦合器出油及润滑油温度、凝泵轴承温度、低加疏水泵轴承温度、冷油器出油温度、空冷器出风温度、电控油温度、真空泵工作水温度。 
  7. 根据化学专业通知及时进行系统换水工作,努力将剥离下来的黏泥、藻类等污物排除系统。适时降低排污,系统恢复正常运行。 锅炉专业 
  1. 杀菌剂投入后,加强冷却器运行参数监视,如液耦出油温度、2#炉一次风机电机润滑油温度、风机轴承温度、空压机排油温度、反料风机轴承温度等。 化水专业 
  1. X月X日夜班停止投入阻垢剂,根据冷水塔水位情况通知汽机专业,调整冷水塔水位,低于回水管水位100mm, 
  2.X月X日早班,协助水处理公司加入杀菌剂,分点多处一次性加入氧化性杀菌剂800kg,进行杀菌灭藻。在系统杀菌期间硫酸停止加入,分析循环水JD、浊度项目。记录杀菌剂投入时刻。 
  3. 在氧化性杀菌剂杀菌完成并进行排污换水时后,视菌藻杀菌程度及黏泥残留情况决定投入非氧化性杀菌剂的加药量,进行杀菌剥离黏泥,剥离过程维持36~48小时左右,视水质浊度变化至不再升高时,剥离结束。 
  4. 投放杀菌4小时后杀菌工作结束,根据杀菌效果可适量延长杀菌时间。 5. 通知汽机专业加强循环水系统排污,系统换水。当浊度≦5NTU后,通知汽机专业降低排污量,系统转入正常运行。 
  6. 加大阻垢剂加入量,使循环水总瞵尽快恢复到指标要求,然后恢复到正常投加速度。